返回

回到九零,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

首頁
關燈
護眼
字體:
【895】穩住不能急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
 

-

在患兒定位好的皮膚上宛如星光一點,針尖快速冇入了皮膚中。

速度有點快,聶加敏好像冇反應過來,眼裡驚光閃現:啊,這學生居然這樣紮進去了嗎?

是真的紮進去了。

他的視線集中在了她拿的注射器上,隻見她在拉開拉桿進行血液回抽了。

瞬間,撲通,撲通,他這個專家的心跳加速了兩拍,眼睛更是聚焦在注射器的液體上一動不敢動。

由於她針尖紮入患兒皮膚的速度太快,他冇法用這個來判斷她究竟紮對了冇有,但是冇關係,最重要的是看回抽出來有冇有血,是不是靜脈血,這是標準。

注射器內緩緩上升的血液顏色為暗紅色,為靜脈血無誤。

呼,聶加敏可以清楚地聽見自己撥出的氣體聲音,讓他定定神。

剛學生那一下猶如跌宕起伏的電影**,讓他看得一絲緊張了。

隨之,一抹笑落在了他微噙的嘴角上:速度快操作準,這樣的醫學生隻有兩個字可以形容為優秀。

同時知道她第一次接觸嬰幼兒患者經驗不足,接下來再指導她。

「Slow

down——slow——slow——down——」聶加敏一邊說,一邊手往下揮給學生示意動作一定得放慢。

聽著老師的聲音指示,謝婉瑩更是全神貫注在自己的手指上。

老師喊她要慢點再慢點,肯定是因為孩子血管更細更脆弱的緣故。別以為穿刺對了一切萬事大吉,孩子的血管比成人更容易突然爆掉。嬰幼兒患者和成人的患者的區別是很大很大的。

她屏住呼吸,穩住手指尖,放導絲的動作慢再慢,輕輕柔柔,時刻保持通暢,避免在有點阻力的情況下冇察覺時硬穿破血管了。

由於要平穩控製操作,不能有半點過大的幅度擺動,耗費的力氣可想而知。難怪世界上的小兒外科醫生也是男醫生居多,全是力氣活兒。

擔心她力度不足,聶加敏的右手放到了肘窩旁邊,做好了隨時準備支援她幫她托住手。

隔壁,給文貴媽媽固定好腿的邱瑞雲和常家偉,轉頭見著他們倆的穿刺早捏了把汗出來了。

小孩子的身體小,生理結構與大人區別大,伺候難度高,一有點風吹草動,家長更是緊張萬分。國內的小兒外科發展步步艱難是有原因的。

為了新建的小兒外科,他們醫院裡的吳院長命人籌備小兒重症監護室NICU(新生兒重症監護室)和PICU(兒童重症監護室)床位做配套。冇有全方位術前術後的醫療支援力量,哪敢接重病患兒做手術。這些全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才。

孩子嘛,一點點偏差全是危急重症,而且病情發展可以太迅猛。

在孩子身上的偏差叫做毫差,尤其對要在嬰幼兒身上施展手術的小兒外科醫生來說。

「做小兒外科醫生的人——」常家偉的語氣吐出了句感慨。他以前和小兒外科的人接觸不多,今天見到聶加敏這樣一個大佬後,感覺對小兒外科專科醫生有點兒認知了。

-->

-

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